查看原文
其他

万勇 | 将更多人文元素植入上海城市肌理

文汇学人 2024-01-27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打造城市景观,把更多的人文、艺术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让城市更富魅力。并强调,以敬畏之心保护传承“最上海”的城市历史文脉、“最江南”的乡村文化肌理。


城市不是各类建设用地的物理拼盘,不是各类城市功能的无机拼凑,更不是冰冰冷冷的增长机器,而是有机体、生命体,有灵魂,有精神,有个性,有品格。通过将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结合起来,促进面子与里子、形式与内容、物质与人文的统一,实现“见物见人见精神”,一座富有想象力、美学追求、人性光芒与精神境界的城市,更能吸引与凝聚产业、人才与财富。


倡导将更多人文元素融入规划建设包含三个要素,即人、文、城。“以人化文,以文化人”,体现了人与文化的双向互动机理。“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揭示了人与人工环境的主客体相互影响机制。“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了城市与文化的表里统一关系。所谓“相由心生”,如果“相”是城市形态与环境,则“心”应是城市社会与人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仅要通过城市设计,追求“好看的皮囊”,还要积极修为,彰显“有趣的灵魂”。因此,建构“人—文—城”深度融合、浑然一体的人文城市,是新时代发展的城市表达。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就提出打造“人文之城”的愿景,从而把人文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新高度,相关工作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中。



树立与促进城市文化自信


在我国物质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文化建设如何同步推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命题。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因资讯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呈现高能爆发与快速迭代之势。在如此快速的扩张与变化之中,需要找寻恒久不变的“文化之锚”,营造市民的精神家园,形成归属感和自豪感。而这个“文化之锚”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来自于历史文化,即基于城市本源的认知与记忆,从而树立属于一座特定城市的文化自信。

人文是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上海在历史演进中,先后孕育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可谓精彩纷呈。一代代勤奋耕耘的上海市民,一大批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名人,一系列影响城市进程甚至国家民族进程、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事件,以及众多代表传统文化风情的历史民俗、众多精妙绝伦的历史建筑与风貌,这些都是上海城市之瑰宝。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如能通过一系列转译与传承,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呈现,足以激发市民的文化热情和城市自豪感。

针对一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丰富而又庞大的历史人文元素体系,如何分门别类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是新时期建设人文城市过程中的应有之义。要建设城市市民的精神家园和“文化之锚”,就需要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挖掘并呈现人文元素。在当前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进程中,作为既有环境和存量空间的历史人文积淀比新建环境和增量空间要深厚得多,其人文元素显性化日益重要,是一座城市彰显自信、锻造品格、塑造特色的重要手段。

挖掘与提炼历史人文元素


上海历史文化元素众多。例如红色遗迹遗址,截至2021年,普查发现612处。又例如优秀历史建筑,市政府分五批公布了1058处。至于不可移动文物,规模更为庞大,截至2019年,多达3437处。然而,即便这么庞大的数量,也只是现存历史物质元素的一小部分。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各方面历史人文网络互相叠加,湮没的和尚存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所有元素交错、织补在一起,形成了丰富、饱满、浑厚的历史基底与文化基因,通过系统地建构,便是一个更为博大的具有“点—线—面—网—体”结构的历史人文元素体系:一是城池,即今上海市域之内于历史时期所建的各府城、县城、卫城、所城的城墙、城壕、城门、楼台、雉堞、水门等具有环形布局特征的历史构筑物元素。二是水系,即历史时期曾有的江、河、浜、浦、泾、塘、港、湾等水系空间,以及附着于水系水体的滩、桥、渡、船、帆、驳岸、石阶、栏杆、码头等历史自然和人工元素。三是街巷,即历史形成的街、巷、弄、里、坊、路等具有网络特征的传统交通空间,及其线型、比例、尺度、肌理、导示系统、空间序列等历史形态元素。四是建筑,即历史时期凝聚人类智慧精心建设的江南民宅、古典园林、石库门里弄、花园洋房、老式公寓、商务大楼、工业厂房等历史建筑物元素,及其附着于建筑本体的围墙、栏杆、绿化、店牌、灯光、广告等有形要素。五是功能,即历史时期的衙署、会馆、公所、钱庄、府邸、宅第、学宫、茶楼、戏园、客栈、园林、作坊、仓栈、善堂、寺庙,和具有近代化特征的洋行、总会、公馆、报馆、诊所、教堂、工厂,以及众多历史遗址遗存、历史地标地段、老字号商业品牌等历史城市功能元素。六是人文,即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活动、历史民俗、历史故事、历史地名等历史文化元素。另外,还有市政、交通、古树、古井等众多星散于城市不同角落的其他历史人文要素。

以上这些构成元素,有的部分尚存,如街巷、建筑、地段与地名,有的基本湮没,如水系、桥梁、城墙与城门,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其兴替、存废程度各异。有的元素有形,如街巷、建筑、古树、古井,有的元素无形,如事件、民俗、故事、地名,一些无形元素往往以有形元素为物质载体和空间依托,有形是表,无形是里。有的是中国传统元素,如钱庄、会馆、公所,有的是外来异质元素,如洋行、总会、教堂,但无论古今、中西,都随着岁月的沉淀,融汇于一体,渗透进这座城市的骨血与肌体。


植入与呈现城市人文环境


不管是存是废,是有形或无形,抑或是中西与古今,历史人文元素都可以通过传统物理形象、文化意象、表情符号的深度挖掘、精准提炼,进而加以萃取、转译、植入,成为规划、设计、创作、营造的主题依托和灵感源泉,以今人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和媒介,或浓或淡、或隐或现地呈现于环境景观、建筑形态、活动场景中。人们目力所及的各种物质与空间要素,如建筑立面、道路铺砌、街道家具、景观小品、植物配置、艺术装置、灯光广告、店招店牌、导示系统等,都可能成为历史文化元素的载体与依归,通过文化创意和精妙设计,共同呈现历史街区的调性与气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甚至可以通过文化触媒,进行业态创新、产业转型与功能演绎,成为链接昨天、今天、明天的巧妙诱因,既留下历史的痕迹和城市的记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历史场景与时空方位,又融入当下的城市生活,在时空穿越中认识城市、享受城市,实现城市人文空间的价值溢出和城市有机体的生命延伸。

例如,针对尚存的有形元素,特别是文保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应保护利用好,通过组织各种微旅行线路,“串珠成线”,开展建筑阅读、街区漫步和城市行走,供人们亲历、体验与感知。针对湮没的物质元素,可利用2D图形、3D模型、4D影像以及VR、AR等各种手段,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线下展陈于文化驿站与主题场馆,线上发布于融媒体等各种媒介。针对无形的文化元素,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市民城市认知活动,也可以附着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供人驻足瞻仰、怀古通今。针对历史地名,可以进行相应的提炼和策划,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如红栏杆街、梦花街、松雪街、天灯弄、花草弄、梅溪弄、梧桐路、“小花园”、“麦家圈”、香粉弄、盆汤弄、棋盘街、满庭芳等众多具有画面感、场所感、美誉度的老地名,可以通过人文精神、文化意象、城市意境的抽取,寻找具象或抽象的物理形式,加以精心呈现,对于激活历史街区、开展业态创新、认知城市历史大有裨益。

另外,还可以针对一系列历史场景,论证小规模模拟、再现的可行性,以小成本、低影响、可还原的人文实景呈现,探索文旅商结合的最佳效果。比如,尝试模拟、再现一段历史时期曾普遍存在的“弹硌路”、一段曾深具江南意境的水系、一条(或一段)曾引领交通风尚的有轨电车、几盏曾为街道主流照明形式的煤气灯、一片曾在南京东路铺砌的铁藜木路面、一座曾熙熙攘攘繁华一时的中式茶楼、一方曾代表娱乐时尚的四大百货“天台乐园”(作为娱乐场的屋顶花园)、一台曾深具先进理念和技术的“水龙车”(消防车)、一组商业氛围浓郁的近代店招店牌、一片历史感十足的近代路牌和指示牌、一组虽简约古朴但仍具魔幻色彩的近代灯光景观、一座贴近百姓备受欢迎备受欢迎的“老虎灶”,等等。这些工作,或许可以引导成为打卡地或打卡群落,提升城市活力,提振线下商业,也为上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旅游事业做出探索。

吸收与整合人文研究成果


一座城市,走到现在,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些潜在、无形的城市人文元素和历史“空间密码”,绘制了每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基因”。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既要研究现实和未来,也要回望和反思,分析过去发展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社会人文,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后才谈得上对城市现状的改造、更新,对城市未来的谋划、布局。上海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城市史、历史地理、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涌现出众多学术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不少成果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然而,一座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建设,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加以审视、揣度,才能站高看远、“瞻前顾后”,才能少留遗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规划师、设计师在开展城市规划特别是风貌保护、城市更新等专项规划时,在开展建筑、环境、室内、公共艺术等各类设计时,如果能够更多学习、消化上海博大精深的城市历史和人文知识,系统整理、遴选、提炼、吸收历年来上海城市研究文献,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将无形的历史文化,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设计思想的基础和创作灵感的源泉,植入有形的物理空间,营造有底蕴、有品位、有温情的城市环境,进而以这样的环境影响人的行为、提升人的素养、培育人的精神,将对“人文之城”和城市软实力建设大有裨益。这样将既提升规划设计的水平与品味,也不枉人文社科界的心血,还有利于提升当代规划建设的开放态度、人文意识和科学精神。

而在人文领域,避免出现过于原子化、碎片化的研究取向,整合文旅、档案、方志等部门和科研院所、民间力量,通过历史人文数据库建设、历史人文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记忆工程等体系化、综合化平台建设,对量大面宽的历史人文元素及其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有序积累,营造严谨、求是、积极、活跃的人文研究氛围,师古师心,务虚就实,通古今之变,融现实社会,以各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形式,进行文化传播,汇入时代发展。政府相关部门或团体,需要创造条件,组织人文学者与应用学科专业人士进行跨学科、跨行业的交流。特别是在重大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实施等环节,本着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文研究与空间规划融汇贯通,促进实现无形世界与有形世界的完美统一。

(本文原刊于《文汇报·文汇智库》,2022年7月16日,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院长)

编辑:晨文

更多相关阅读


狄霞晨 | 欧、美汉学何以发现不同的“文学上海”
史家的优游之窗
“父亲那种自矜而多愁善感的样子,让我有点不好意思” | 当孩子们读到目加田诚三十岁时写下的《北平日记》
许明龙 | 华南圭:一位土木工程师的人文情怀
高帆 | 在现代化实践中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
蹇先艾 | 漫话贵阳小吃
霍四通 | 陈望道新文艺版《修辞学发凡》是如何问世的
“布列松之于法国电影,犹如莫扎特之于奥地利音乐,陀思妥耶夫斯基之于俄国文学。”
李庆|在日本的钱锺书先生遗墨
陈馨 | 陈从周与古建筑鉴定、保护
罗逊 | 吉川幸次郎与夏承焘的唱和
陈建华|上海美专与天马会——丁悚《四十年艺坛回忆录》杂考
王跃文 | 紫笋红姜煮鲫鱼
《梦华录》里的官伎生活是真实的吗赵珩 | 金华烧饼与宁波苔条师说,我与宋史 | 包弼德 伊佩霞 包伟民 邓小南
大卫·哈维 | 小修小补已经修复不了资本主义
俞吾金 | 如何面对偶然、风险和意外
梁实秋 | 炝青蛤李中清 | 促进社会流动的高考制度是中国的骄傲芒种:谷物之芒,生命之光许倬云 | “共话桑麻”   

汪曾祺 | 想念昆明的雨、菌子和杨梅

芒种:谷物之芒,生命之光

许倬云 | “共话桑麻”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wenhuixueren@139.com

转载本公号文章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万勇 | 将更多人文元素植入上海城市肌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